近日,上海市出台了《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。6月15日下午,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有关情况。
有记者提问,今年上海发布了投资促进“24条”,这次又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,请问经信委,如何统筹政策落实抓好投资促进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?
(资料图片)
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,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是经济工作的“牛鼻子”和“生命线”。今年以来,上海市促进投资“千项万亿”招商计划取得突出进展,累计推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招商签约超700个、总投资超7000亿元,其中制造业项目超400个、总投资超4500亿元,今年我们将力争实现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两位数以上增长,加快招引制造业优质项目来沪布局。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方面加快推进。
一是确保招商新政快落地。招商新政聚焦招商奖励、重点产业招商、招商机制建立等,提出3方面24条措施,我们将着力打通招商新政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发挥好投资促进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。优政策配套,比如增资扩产项目增加贷款贴息、设备融资租赁补贴方式,发挥投资撬动杠杆作用;比如生物医药领域适度提前规划,联合临港集团、张江集团等相关建设主体,全市将陆续启动50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标准化厂房建设,降低企业投资成本。强政策宣传,利用招商引资相关活动和平台,加大招商新政宣传力度,实现各区、产业园区、重点项目政策培训全覆盖;特别是针对重大招商项目,围绕落地需求,提供针对性的“政策包”“服务包”等。
二是加大重点招商出实效。围绕上海“2+(3+6)+(4+5)”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,着力招引一批能级高、规模大、示范效应好的重大产业项目。抓全球招商,深入推进投资上海“全国行”“全球行”活动,定向开展海外招商,举办国内重点城市招商合作推介会,实施“敲门招商”行动。强平台招商,今年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,26个优质重大产业项目现场签约、总投资674亿元;我们将继续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、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,举办本市重点区域、园区招商活动,加快招引一批优质项目。
三是做好项目保障优服务。围绕招商项目落地和建设不同阶段,全力做好服务保障。强化“六个一批”机制,提高开工建设效率。联合市相关部门,制订全年招商、拿地、开工、在建、竣工、投产“六张清单”,加强动态管理推进,针对性解决企业诉求,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。强化“全生命周期”管理,优化全程企业服务。加强市区联动,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会谈、落地及服务等工作机制,提高重点项目综合保障和服务水平。为促进优质项目落地,切实做到“好项目不缺土地,好产业不缺空间”,推动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有记者提问,金融服务在为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保障方面,取得了哪些成效,还有什么创新举措?
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总经济师陶昌盛介绍,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会同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,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工作。此次发布的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了6大行动、22项重点任务,其中在信贷支持、融资租赁、企业上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。下面我将有关工作着重从三方面进行介绍。
第一个方面,强化政策供给。为推进上海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,上海银保监局会同我局、市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“1+2”科技金融服务方案,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、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,为推动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。
第二个方面,加大信贷等金融支持。一是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。截至今年4月末,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.9%;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6.1%和42.6%,均大幅高于全市各项贷款总体增速。
二是加大融资租赁支持力度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本市融资租赁公司投向制造业租赁资产余额约2136亿元,涉及客户数量91663家;从租赁物类型来看,交通运输设备、通用机械设备、工业装备占比最高且近年来增幅明显。三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。发挥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保险保障作用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上海共累计完成202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,涵盖ARJ21飞机、船舶制造、智能发电设备、工程设备等重点领域,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02亿元。
第三个方面,服务企业上市。一是支持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一批“硬科技”企业通过科创板实现上市融资,截至今年5月末,科创板已上市企业528家,其中上海82家,排名全国第二,在科创板企业累计首发募集资金和总市值方面,上海均排名全国第一。
二是做好企业上市服务。升级“浦江之光”政策库,继续发布“浦江之光”行动《政策汇编》和《办事指南》,积极推进“浦江之光”升级版建设,做实“企业库”数字化转型工作,对入库企业进行筛选分层和精准画像,形成分层分类分梯队的上市资源。